【兒童健康】孩子每逢考試便頭痛肚痛? 專家解構身心症:壓力爆燈警號【內附紓緩壓力方法】

健康資訊

發布時間: 2020/10/28 12:01

分享:

分享:

臨床催眠治療師林雲峯表示,每年開學都有不少家長求助,孩子除了經常哭鬧,不知為何還會不停搔癢,對身邊環境很警戒、很緊張,其實這都是身心症的徵狀。

小朋友一到考試會肚痛頭痛,又或會腹瀉?這些形諸於外的生理反應,不一定跟身體疾病有直接關聯,而有可能是累積壓力後發出的警號;到底何謂身心症?在哪個年齡界別最容易患上?以下為你一一剖析。

香港催眠輔導中心創辦人林雲峯(Timothy),同時亦為臨床催眠治療師及精神健康急救導師,他指出無論是幼童或是老人,任何年齡都有機會患上身心症。身心症通常是指由情緒或環境因素而引發的生理症狀或疾病,可分為兩大類,包括呈現在身體、生理上的徵狀,例如皮膚炎、頭痛、腸易激綜合症、肌肉疼痛等,但患者往往經檢查後,卻沒有器官的病理變化問題。另外,身心症也有可能導致器官上的病理變化,徵狀主要受心理和外在環境影響,例如出現高血壓和胃潰瘍。

小朋友也會出現身心症,如出現頭痛、肚瀉。(陳國峰攝)

9月和10月是高峰

以往每年的9月和10月是身心症高峰期,今年疫情下家長和小朋友同面對教學環境上的轉變,例如所有入學面試、課堂學習都轉為在網上進行,表面上只是個簡單的變動,但實際上涉及到生活習慣的改變,不易適應。他舉例有些家長可能不太熟悉電腦操作,卻要突然去學習怎樣使用電腦軟件,協助子女上網課,故近數月學童甚至家長求診的人數明顯有上升趨勢。

最近不少家長求助時表示,開學期間小朋友除了經常哭鬧,不知為何還會不停搔癢,對身邊環境很警戒、很緊張。在對話的過程中,我留意到連家長也很不安、呼呼急促,全身都很僵緊,反映家長們也承受着巨大壓力。

林雲峯指出,身心症除了要治療外,更需要預防。(本報資料圖片)

面對身心症爆發期,他謂首先是成年人對壓力具備自我意識,並可以在家進行簡單的催眠,作為紓緩和預防,方法如下︰

1.首先找個寧靜的角落,望着一個地方,例如牆角或是一幅畫,並專注在一個點上,然後開始呼吸。若針對小學生,畫作最好是花草和風景畫;一般工作間,可能沒有畫,可選擇凝望素色的牆,幫助自己專心便可以。

放鬆練習首先找個寧靜的角落,望着一個地方,例如牆角或是一幅畫,並專注在一個點上。畫作最好是花草和風景畫。(陳國峰攝)

2.開始時用口先呼一口氣,再慢慢吸氣,動作重點是要自自然然保持慢節奏,若掌握得宜,他們會發現到口部、口腔附近的肌肉、以至頸部、肩膀放鬆,臉部也不會太過收緊。

3.重複以上步驟做1分鐘左右。

放鬆呼吸的重點是動作要不除不疾,不要心急。(陳國峰攝)

Timothy謂,1分鐘已能減輕可能因緊張而引起的徵狀,但慎防太心急,弄巧成拙。

當壓力來臨,當事人會刻意去用力地吸氣再呼氣,過分換氣反而會令人容易頭暈,甚至會更難放鬆。

他曾指導在工作間工作很急速的OL,嘗試找個牆角作這簡單動作,他們會很快發現見效,因緊張而引起的徵狀慢慢消失。

Timothy強調,要有效紓緩壓力最重要的並非逃避而是如何紓緩,避免堆積壓力太多形成身心問題。面對壓力,要採取急救之外,較健康是每一日劃分一些時間令自己放空,進行放鬆練習,讓它成為習慣。

家中設立情緒緩衝區

另外,成年人的內在有很多情緒,有時候不願表達出來,甚至會覺得說出來也是無補於事。他建議大人也要鼓勵自己向其他人表達情緒。

我們要理解自己只不過是普通人,有需要就要發出求救訊號,讓人可以來幫助。不說出來,別人是不會知道的,也就不能提供協助。

以下是他建議家長們嘗試在家營造環境,為子女紓緩壓力的小方法︰

講故事分享心事

家長可鼓勵小朋友用不同方法表達自己的感受。例如透過畫畫、戶外活動,也可以在他們睡前講講故事,問問他們上學過得怎樣、有甚麼體會。這樣就可以令他們知道,原來可以跟父母說出自己的體會,並習慣講出來。

鼓勵小朋友用不同方法表達自己的感受。例如透過畫畫。(本報資料圖)

設立情緒宣洩區

在家中有一個宣洩角落,放一些畫紙畫具,讓子女可以進去學習表達,例如將內心負面情緒用文字或圖畫畫出來,家長可以陪小孩子一起把那些負面的文字丶圖畫一起壓扁再掉進垃圾桶,讓小孩子的情感能在家人陪伴下發洩出來。

把負面的文字丶圖畫壓扁。(陳國峰攝)

時間規劃

日常生活作息定時,用餐、工作等都宜有時間規律,讓小朋友知道接下來要做些甚麼。最好盡量讓事情是可預期的,這樣就可以減輕他們的不安及焦慮的感覺。

最後他強調,身心症除了要治療外,更需要預防,無論是放鬆訓練,或其他方法都不是在有問題發生時才做,而是要把它們養成習慣。

平時多了解自己內心的感受、進行放鬆訓練、為生活作出合理調適,這樣才可以有助鍛練出良好的心靈體質,面對壓力時,就會更容易迎刃而解。

如果做齊以上方法,身體或情緒上症狀依然強烈,他建議立即向相關專業人士尋求幫助。

記者:胡麗珊